健康中国四期:靶向补位完善全民健康服务新体系
健康中国建设进入 “四期” 深化阶段,健康保障的重心从 “城市为主” 转向 “城乡协同”,从 “单一健康” 转向 “综合防护”,从 “个人健康” 延伸至 “职场保障”。通过构建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关爱网络、推进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精准防护、打造职场健康管理全流程体系,健康中国四期正以 “靶向补位、精准服务” 的姿态,解决不同群体在健康领域的 “痛点难点”,为全民健康完善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新体系。
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关爱:从 “无人照料” 到 “全面守护”,筑牢农村养老健康底线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留守老人健康照料成为突出民生问题。健康中国四期针对农村留守老人 “看病难、无人管、突发风险高” 的困境,通过 “上门服务 - 应急保障 - 情感关怀” 三维发力,构建全方位健康关爱网络,让农村留守老人享受有温度的健康保障。
上门健康服务破解 “看病不便” 难题。全国推行 “农村留守老人健康上门行动”,组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 “健康服务小分队”,为留守老人提供定期上门体检、慢性病随访、用药指导等服务。湖南省制定《农村留守老人上门服务标准》,明确每月至少为留守老人开展 1 次基础体检(含血压、血糖、心率检测),每季度进行 1 次慢性病用药核查,对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送药服务。2024 年,湖南健康服务小分队累计服务留守老人 86 万人次,留守老人慢性病规范管理率从 52% 提升至 89%,因用药不当导致的健康风险下降 65%,切实解决了 “出门看病难” 的问题。
应急保障体系化解 “突发风险”。各地为农村留守老人配备 “智能应急手环”,手环具备一键呼救、定位、心率监测功能,老人遇到突发疾病或安全问题时,按下呼救按钮,村卫生室、村委会及在外子女可同步收到报警信息,确保及时救援。四川省建立 “农村留守老人应急响应机制”,明确村卫生室为应急救援第一响应点,接到呼救后 30 分钟内必须抵达现场;对偏远村庄,协调乡镇卫生院安排应急车辆支援。2024 年,四川累计为 58 万名留守老人配备智能应急手环,通过手环成功处置突发疾病事件 1.2 万起,救援成功率达 98%,有效降低了留守老人突发健康风险。
情感关怀服务填补 “精神空缺”。全国开展 “农村留守老人情感关爱工程”,组织村干部、志愿者定期上门探望留守老人,开展聊天陪伴、健康知识讲解、文化娱乐等活动;搭建 “远程亲情连线室”,在村委会、村卫生室设置视频设备,帮助留守老人与在外子女定期视频通话。江西省推行 “留守老人互助小组” 模式,将村里留守老人按居住区域分组,鼓励老人相互照应、共同参与健康活动;同时开展 “健康文化下乡” 活动,组织文艺团队、医疗专家到村开展演出与健康讲座,丰富留守老人精神生活。2024 年,江西累计组织情感关爱活动 4.8 万场,留守老人孤独感评分下降 42%,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实现了 “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 双重保障。
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防护:从 “疾病治疗” 到 “预防为主”,守护成长口腔健康
针对儿童青少年龋齿、牙周炎等口腔问题高发态势,健康中国四期改变以往 “重治疗、轻预防” 的模式,通过 “预防干预 - 诊疗保障 - 习惯培养” 全流程防护,构建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防护体系,让青少年拥有健康牙齿。
预防干预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全国推进 “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预防工程”,为 3-6 岁学龄前儿童开展免费乳牙涂氟服务,为 6-12 岁小学生实施免费窝沟封闭项目,从源头预防龋齿。浙江省制定《儿童口腔预防服务规范》,明确幼儿园、学校需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儿童参与涂氟、窝沟封闭;建立 “口腔健康监测档案”,跟踪记录儿童口腔健康变化,对高风险儿童增加预防服务频次。2024 年,浙江累计为 120 万名儿童提供涂氟服务,为 86 万名小学生完成窝沟封闭,儿童龋齿发生率从 38% 下降至 22%,预防干预效果显著。
诊疗保障解决 “看牙难、看牙贵” 问题。各地扩大儿童口腔医疗资源供给,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增设儿童口腔科,鼓励社会办口腔医疗机构参与儿童口腔诊疗服务;将儿童龋齿治疗、牙周基础治疗等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家庭医疗负担。北京市推出 “儿童口腔诊疗专项补贴”,对参保儿童的口腔检查、龋齿充填等项目给予 50%-80% 费用补贴;建立 “儿童口腔诊疗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儿童就诊,缩短等待时间。2024 年,北京儿童口腔专科门诊数量较往年增加 40%,儿童口腔诊疗医保报销人次增长 65%,家庭口腔医疗支出平均减少 320 元,有效缓解了 “看牙难、看牙贵” 的困境。
习惯培养树立科学口腔健康理念。全国开展 “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宣传教育行动”,将口腔健康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通过 “口腔健康小课堂”“刷牙比赛”“牙齿模型科普展” 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掌握正确刷牙方法、使用牙线技巧,养成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的习惯。广东省编写《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手册》,用卡通插画、趣味问答形式讲解口腔知识,免费发放至学校与家庭;组织 “口腔健康进校园” 活动,邀请口腔医生现场演示正确刷牙动作,指导学生使用口腔护理工具。2024 年,广东累计开展口腔健康宣传活动 3.2 万场,学生正确刷牙率从 55% 提升至 92%,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达 96%,科学口腔健康习惯逐步养成。
针对职场人群面临的久坐疲劳、心理压力大、职业病风险高等问题,健康中国四期推行 “职场健康管理全流程体系”,通过 “健康评估 - 干预服务 - 环境优化”,将健康管理融入职场生活,保障职场人群身心健康,提升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
健康评估掌握职场人群健康状况。全国推行 “职场人群健康体检制度”,要求企业每年为员工提供 1 次免费健康体检,重点检查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抑郁症等职场高发疾病;建立 “职场健康档案”,记录员工体检数据、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后续干预服务提供依据。江苏省开发 “职场健康评估系统”,企业可通过系统组织员工完成线上健康问卷,结合体检数据生成个性化健康报告,标注高风险健康问题及干预建议。2024 年,江苏企业员工健康体检覆盖率从 72% 提升至 98%,职场人群健康风险早期识别率达 85%,为精准干预奠定基础。
干预服务解决职场健康问题。各地推动 “企业健康服务站” 建设,鼓励企业在办公场所设立健康服务站,配备血压仪、血糖仪、急救箱等设备,聘请专业健康管理师提供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心理疏导等服务;开展 “职场健康干预活动”,如工间操比赛、心理健康讲座、职业病预防培训等,引导员工改善健康状况。上海市推行 “职场健康管家” 制度,大型企业配备专职健康管家,小型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提供服务,健康管家定期跟踪员工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2024 年,上海已建成企业健康服务站 1800 余个,累计开展职场健康干预活动 2.3 万场,职场人群颈椎病发生率下降 32%,心理压力评分降低 40%,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环境优化打造健康办公空间。全国开展 “健康职场环境改造行动”,指导企业优化办公环境,如配备可调节高度的办公桌椅、安装室内空气净化设备、设置休息放松区;推行 “弹性工作制度”,鼓励企业实行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减少员工通勤压力与工作时长;设置 “健康饮水区”“健康零食角”,提供直饮水、低糖零食,引导员工健康饮食。广东省制定《健康办公环境建设标准》,从采光、通风、噪音控制、办公设备适配等方面明确要求,对达标企业授予 “健康职场” 称号。2024 年,广东累计改造健康办公环境企业 5800 余家,员工对办公环境满意度从 65% 提升至 93%,工作效率平均提升 25%,实现了 “健康与效率” 双赢。
从农村留守老人的全面关爱,到儿童青少年的口腔健康防护,再到职场人群的健康管理,健康中国四期正以 “靶向补位、精准服务” 的实践,不断完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广度与深度。在这一过程中,健康中国建设不再是宏观的战略框架,而是落实到每个群体、每个生活场景的具体行动。随着 “四期” 建设的持续推进,全民健康的目标将更加贴近现实,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坚实的健康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