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慢阻肺患者突发急性大咯血专家团队微创栓塞术成功救治
79岁的王爹爹(化姓)因支气管扩张与重度慢阻肺致肺功能严重受损,近日因反复咯血两日就医,入院前更突发单次500毫升的急性大咯血,生命岌岌可危。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通过胸部增强CT精准锁定病因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何元洲指导下采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微创救治,成功化解生死危机。
王爹爹患有支气管扩张与重度慢阻肺多年,肺功能早已严重受损。近日,他因“反复咯血两日”紧急来到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就诊,入院前更突发险情——单次咯血量高达500毫升,属于危及生命的急性大咯血。“患者当时情况十分危急,若不及时干预,随时可能因窒息或失血性休克死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齐五松回忆道,患者入院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医护团队第一时间将其收治进重症监护病房,启动紧急救治流程。
为精准锁定病因,医疗团队迅速为患者安排胸部增强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左侧支气管动脉明显迂曲、增粗,食管固有动脉及左侧膈下动脉同样存在增粗、迂曲改变,且已与肺动脉形成异常交通,这些病变正是导致患者反复大咯血的“罪魁祸首”。考虑到患者高龄且基础疾病多,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还可能因病情反复而加重肺功能损伤,经过多学科团队反复研讨,最终确定采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这一微创方案,既能精准阻断出血血管,又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创伤。
经过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周密准备,在武汉同济医院何元洲教授的指导下,团队凭借DSA引导,精准施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团队先通过微创方式,将纤细的导管精准送至患者病变的支气管动脉;随后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在高清影像引导下,清晰掌握出血血管的位置、走行及异常交通情况;最后,精准注入栓塞材料,成功阻断病变血管的血流。术中,患者始终保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明显不适。术后即时造影显示,出血血管栓塞完全。
术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咯血情况及肺部功能,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并给予营养支持。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未再出现咯血症状,精神状态日渐好转,呼吸功能逐步恢复。术后第四天,经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康复出院。
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齐五松指出,急性大咯血尤其是合并慢阻肺等基础疾病时,病情进展快、致死风险高,及时精准干预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临床中,胸部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能快速锁定出血血管及病变情况,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而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作为微创技术,既能精准阻断出血源头,又能减少手术创伤,尤其适合高龄、基础疾病复杂的患者,有效弥补了传统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齐五松提醒,有支气管扩张、慢阻肺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日常需密切关注自身呼吸状况及痰液变化,若出现咯血症状,哪怕量少也需立即就医,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术后康复阶段,遵循医护人员指导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保证充足营养、定期复查,对预防病情反复、促进肺功能恢复同样重要。



